回上一頁

【 吃得聰明,保持強壯|提升免疫力的飲食法 】


 

在疫情時代與快節奏生活夾擊下,你是否經常感到疲倦、反覆感冒,甚至出現「明明沒生病卻總是不舒服」的亞健康狀態? 當熬夜加班成為常態、外賣平台包辦三餐,我們的身體正默默發出抗議信號——是時候吃得更健康了。

 

飲食習慣對免疫系統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尤其是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的時候。以下介紹的地中海飲食法及植物性飲食,有助強化免疫系統,提升身體的抵抗力。

 


 

1_TC

 


地中海飲食法|克里特人長壽健康的秘訣


 

地中海飲食源於70年代,由美國生物化學家安塞爾·凱斯(Ancel Keys)主導的「七國研究」(Seven Countries Study)發現:儘管醫療資源有限,克里特島居民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僅為美國的1/20。且周圍國家如巴勒斯坦、黎巴嫩、西班牙、葡萄牙的民眾平均壽命較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比其他國家少。進而發現這地區人民長壽的秘密可能來自於飲食。

 

Ancel Keys, ed. (April 1970).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seven countries". Circulation 41 (4 Suppl): I1–211. doi:10.1161/01.CIR.41.4S1.I-1. PMID 5442782

 


 

地中海飲食不僅提供多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更有助於維持和促進腸道菌群的多樣性,而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對於維持腸道健康和整體免疫功能至關重要。2021年《Gut》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有助於增加腸道益菌,並減少潛在致病菌。

 

研究針對歐洲五個國家的612名65至79歲的老年人進行,將他們隨機分配為介入組和對照組。介入組進行了為期12個月的嚴格地中海飲食,而對照組則維持其習慣性飲食。研究發現介入組的腸道益菌豐度增加,其中包括具有抗炎特性的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和羅氏菌屬(Roseburia)。

 

Mediterranean diet intervention alters the gut microbiome in older adults reducing frailty and improving health status DOI: 10.1136/gutjnl-2020-321788

 

 


地中海飲食法的特點


 

1.攝取大量蔬果

地中海飲食的重心在於攝取多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和水果,獲取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營養素,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

 

2.攝取橄欖油、堅果類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地中海飲食以橄欖油、堅果類為主要油脂來源,其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 E 等營養,有助於維持心血管機能。且橄欖油含有大量多酚,能幫助身體抗氧化、維持年輕活力,平日料理也可搭配使用巴薩米克醋代替醬油、鹽巴,減少鈉含量。

 

3.攝取非精製的全穀類、豆類

無論是藜麥、小米、大麥,還是黑米,這些非精製的穀物皆為地中海飲食中的明星食材,經常出現在沙拉、湯品和主菜中,為每日膳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相較於精製澱粉,全穀物富含更多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能為身體帶來更全面的營養補給。糙米飯、全麥麵包、燕麥、玉米、薏仁、藜麥、地瓜、南瓜、鷹嘴豆等等都是好選擇。

 

4.以白肉取代紅肉

地中海飲食推薦以白肉取代紅肉,多吃魚類、海鮮和禽肉。牛、豬、羊等紅肉含有較多的鐵與飽和性脂肪酸,較容易產生熱量與膽固醇,而類等白肉則含有不飽和性脂肪酸,能幫助身體降低負擔。鮭魚、鯖魚、鱸魚、沙丁魚、鯷魚等都是好選擇。

 

5.少吃加工食品

選擇最少加工、新鮮的天然食物。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鹽、糖或人工添加物,攝取過多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並使用香草、羅勒、迷迭香、肉桂、蔥、薑、蒜、洋蔥等香辛料調味,減少鹽巴的使用量。

 

6.攝取適量的乳製品

地中海飲食選擇低脂乳製品,以及發酵後的乳製品,像是優格(酸奶)、芝士(起司)、乳酪等,不僅可以從中獲得益生菌,也能增加鈣質攝取。乳製品含有豐富的鈣與蛋白質,能幫助維持骨骼強健、補給能量,而發酵後的乳製品更能獲得益生菌來維持腸道機能。

 

7.多喝水,可適量飲紅酒

地中海沿岸居民飲食常伴以葡萄酒。建議男性一天最多的飲酒(葡萄酒)量則是兩杯,女性一天最多則是一杯。

 

 


 

2_TC

 


植物性飲食|滿足健康需求,同時減輕對環境的負荷


 

植物性飲食攝取的蔬果比地中海飲食更多,是一種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模式,主要食材包含多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和水果,穀類、豆科類。植物性飲食同時也可以適度食用少量動物性食品,如肉類、乳製品和蛋類,確保營養攝取全面。

 

相比傳統的食物來源,植物性飲食通常熱量較低,脂肪含量較少,尤其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而且植物性飲食通常含有較高的纖維,它是健康腸道微生物群所需的益生元,有利於維持微生物群的多樣性。加上這些色彩繽紛的蔬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和微量元素,有助維持身體機能、發育和提升免疫力。

 

 


植物性飲食營養組成


 

全穀物:包括小麥、燕麥、大麥、黑麥、糙米等,是優質碳水化合物的來源,提供必需的能量、纖維、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

 

豆類:如豆腐、豆漿、扁豆、黑豆、鷹嘴豆等,富含植物蛋白、纖維、鐵、鈣和鋅,是植物性飲食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堅果和種子:包括核桃、杏仁、芝麻、亞麻籽等,提供健康脂肪、蛋白質、維生素E和礦物質。

 

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和纖維的主要來源,每天應攝入多種顏色的蔬果以確保獲得豐富的營養素。

 

 


不同顏色的蔬果所含有的營養素


 

紅色|茄紅素、檞皮素、花青素

代表性蔬菜:紅鳳菜、紅椒、番茄、紅蘿蔔。

代表性水果:西瓜、士多啤梨、紅石榴、蔓越莓、車厘茄。

 

橙黃|B-胡蘿蔔素、玉米黃素、類黃酮素

代表性蔬菜:紅蘿蔔、金針花、金針菇、黃椒。

代表性水果:木瓜、檸檬、芒果、鳳梨、橙。

 

綠色|葉綠素、兒茶素、葉黃素、吲哚、類胡蘿蔔素

代表性蔬菜:所有綠色葉菜、青椒、蘆筍、西蘭花。

代表性水果:奇異果、青提子、番石榴、棗子。

 

白色|硫化物、蒜素、多酚、植物性雌激素

代表性蔬菜:苦瓜、大白菜、冬瓜、白蘿蔔、洋蔥、竹筍。

代表性水果:香蕉、桃子、梨。

 

紫黑|富含大量花青素及類黃酮素

代表性蔬菜:海藻類、黑木耳、香菇、茄子。

代表性水果:黑棗、提子、桑椹、藍莓。

 


3_TC


避免進食超加工食品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訂定的NOVA食物分類系統,將食物在生產過程中的加工程度及目的,把食品分為四類:

 

第一類|未加工或最低度加工食品

「原型食物」,未加工或最低加工食品-這些食品處於天然狀態或經過最低限度加工,例如製乾、冷藏和真空包裝等方式處理食材,但不會增加食品的成分,例如:新鮮蔬果、豆類、魚類、海鮮類、蛋類、肉類、穀類、堅果類等,或者是單純曬乾的蔬菜乾、水果乾等。

 

第二類|加工烹飪配料

在家中或餐廳的廚房烹煮時使用的配料,在壓榨、精煉和碾磨等過程中產生。示例包括植物油、糖及鹽。

 

第三類|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Processed Foods)是結合前面兩項的食材,自製的食品或是加工品,例如自製麵包、自己醃製的泡菜、手工肉排,或者是加工的鮪魚罐頭、玉米罐頭、鳳梨罐頭、調味堅果、乳酪、發酵酒類飲料(啤酒、紅酒等)。

 

第四類|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添加較多非天然的成分,像是甜味劑、色素、穩定劑、增稠劑、乳化劑、防腐劑、高果糖玉米糖漿、亞硝酸鈉等,這類食品通常為高熱量、高糖、高鹽、高油、保存期限較長的超加工食品。例如:含糖飲料、碳酸飲料、包裝餅乾零食糖果、冰淇淋、糕點、甜食、加工肉品(火腿、香腸、熱狗等)、泡麵、冷凍食品(火鍋料、肉丸、魚排、肉排、素肉等)、微波即食食品。

 

 

2024年2月在《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了名為「進食超加工食物對健康的壞影響:流行病學薈萃分析的全面總體評估」,指出進食超加工食物與32種不良健康結果的風險增加有關。達致充分證據的包括:攝取大量超加工食物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約五成,焦慮等常見精神障礙的風險增加約五成,糖尿病二型的風險增加約一成。高度關聯的包括超加工食物攝取量越高,總體死亡風險增加約二成,與心臟病、肥胖、糖尿病二型和睡眠問題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四至六成餘,抑鬱症風險增加約二成。

 

Ultra-processed food exposure and adverse health outcomes: umbrella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meta-analyses BMJ 2024;384:e077310

 


加工食品的令體內發炎指數更高,削弱身體免疫力


 

2019年7月一項發表於《聖保羅醫學期刊(Sao Paulo Medical Journal)》的巴西研究指出,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可能導致體內慢性發炎。研究對象為8,468名35至74歲的中年族群,調查其攝取的超加工食品與體內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為發炎指標)濃度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僅在女性受試者中發現超加工食品與發炎指數之間的關聯:攝取最多超加工食品的女性,其血液中的CRP濃度比攝取最少的女性平均高出14%,且此現象與總熱量攝取無關。研究小組推測,這可能是因為超加工食品會增加體脂肪,而體脂肪會釋放細胞因子,進而導致血液中C反應蛋白濃度上升。

 

Lopes AEDSC, Araújo LF, Levy RB, Barreto SM, Giatti L. Associa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cross-sectional results from the ELSA-Brasil study. Sao Paulo Med J. 2019 Jul 15;137(2):169-176. doi: 10.1590/1516-3180.2018.0363070219. PMID: 31314878; PMCID: PMC9721234.

 


為什麼慢性發炎會削弱身體免疫力?


 

慢性發炎是一種持續性的輕度發炎反應,通常由不良飲食習慣、壓力、肥胖或環境毒素等因素引發。當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時,免疫系統會持續活化,導致免疫細胞過度消耗,進而削弱其對抗病原體的能力。此外,慢性發炎會干擾免疫系統的正常調節,使其無法有效分辨外來病原體與自身組織,可能引發自體免疫疾病。

 

超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劑、高糖分及反式脂肪等成分,會加劇體內發炎反應,進一步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這些成分會促進促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並干擾腸道菌群的平衡,從而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因此,減少超加工食品的攝取,選擇天然、未加工的食物,有助於降低慢性發炎風險,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

 

 


4_TC


諮詢我們的養生顧問,了解如何更全面地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


 

想知道如何輕鬆融入這些健康的飲食習慣?我們的養生顧問團隊隨時為你提供協助,快來預約一對一諮詢吧!

 

中僑深信大自然的恩惠能全方位滋養你的身心。立即探索中僑全方位中醫養生體驗,我們匯聚全球的地道中藥和便利的頤養系列滋補品,包括滴雞精、即食燕窩、冬蟲夏草、漢方茶等,全面提升你的免疫力。

 

無論是日常保健、備孕調理、產後調理或秋冬調理,中僑參茸都能為您提供個性化的食療養生方案。我們融合傳統中醫智慧與西方生活醫學,提供全面的養生建議,讓您做好準備,以萬全狀態迎接人生新一頁。

 



 

回上一頁

【 吃得聰明,保持強壯|提升免疫力的飲食法 】


 

在疫情時代與快節奏生活夾擊下,你是否經常感到疲倦、反覆感冒,甚至出現「明明沒生病卻總是不舒服」的亞健康狀態? 當熬夜加班成為常態、外賣平台包辦三餐,我們的身體正默默發出抗議信號——是時候吃得更健康了。

 

飲食習慣對免疫系統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尤其是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的時候。以下介紹的地中海飲食法及植物性飲食,有助強化免疫系統,提升身體的抵抗力。

 


 

1_TC

 


地中海飲食法|克里特人長壽健康的秘訣


 

地中海飲食源於70年代,由美國生物化學家安塞爾·凱斯(Ancel Keys)主導的「七國研究」(Seven Countries Study)發現:儘管醫療資源有限,克里特島居民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僅為美國的1/20。且周圍國家如巴勒斯坦、黎巴嫩、西班牙、葡萄牙的民眾平均壽命較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比其他國家少。進而發現這地區人民長壽的秘密可能來自於飲食。

 

Ancel Keys, ed. (April 1970).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seven countries". Circulation 41 (4 Suppl): I1–211. doi:10.1161/01.CIR.41.4S1.I-1. PMID 5442782

 


 

地中海飲食不僅提供多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更有助於維持和促進腸道菌群的多樣性,而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對於維持腸道健康和整體免疫功能至關重要。2021年《Gut》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地中海飲食有助於增加腸道益菌,並減少潛在致病菌。

 

研究針對歐洲五個國家的612名65至79歲的老年人進行,將他們隨機分配為介入組和對照組。介入組進行了為期12個月的嚴格地中海飲食,而對照組則維持其習慣性飲食。研究發現介入組的腸道益菌豐度增加,其中包括具有抗炎特性的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和羅氏菌屬(Roseburia)。

 

Mediterranean diet intervention alters the gut microbiome in older adults reducing frailty and improving health status DOI: 10.1136/gutjnl-2020-321788

 

 


地中海飲食法的特點


 

1.攝取大量蔬果

地中海飲食的重心在於攝取多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和水果,獲取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營養素,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

 

2.攝取橄欖油、堅果類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地中海飲食以橄欖油、堅果類為主要油脂來源,其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 E 等營養,有助於維持心血管機能。且橄欖油含有大量多酚,能幫助身體抗氧化、維持年輕活力,平日料理也可搭配使用巴薩米克醋代替醬油、鹽巴,減少鈉含量。

 

3.攝取非精製的全穀類、豆類

無論是藜麥、小米、大麥,還是黑米,這些非精製的穀物皆為地中海飲食中的明星食材,經常出現在沙拉、湯品和主菜中,為每日膳食提供多樣化的選擇。相較於精製澱粉,全穀物富含更多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能為身體帶來更全面的營養補給。糙米飯、全麥麵包、燕麥、玉米、薏仁、藜麥、地瓜、南瓜、鷹嘴豆等等都是好選擇。

 

4.以白肉取代紅肉

地中海飲食推薦以白肉取代紅肉,多吃魚類、海鮮和禽肉。牛、豬、羊等紅肉含有較多的鐵與飽和性脂肪酸,較容易產生熱量與膽固醇,而類等白肉則含有不飽和性脂肪酸,能幫助身體降低負擔。鮭魚、鯖魚、鱸魚、沙丁魚、鯷魚等都是好選擇。

 

5.少吃加工食品

選擇最少加工、新鮮的天然食物。加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的鹽、糖或人工添加物,攝取過多容易對身體造成負擔。並使用香草、羅勒、迷迭香、肉桂、蔥、薑、蒜、洋蔥等香辛料調味,減少鹽巴的使用量。

 

6.攝取適量的乳製品

地中海飲食選擇低脂乳製品,以及發酵後的乳製品,像是優格(酸奶)、芝士(起司)、乳酪等,不僅可以從中獲得益生菌,也能增加鈣質攝取。乳製品含有豐富的鈣與蛋白質,能幫助維持骨骼強健、補給能量,而發酵後的乳製品更能獲得益生菌來維持腸道機能。

 

7.多喝水,可適量飲紅酒

地中海沿岸居民飲食常伴以葡萄酒。建議男性一天最多的飲酒(葡萄酒)量則是兩杯,女性一天最多則是一杯。

 

 


 

2_TC

 


植物性飲食|滿足健康需求,同時減輕對環境的負荷


 

植物性飲食攝取的蔬果比地中海飲食更多,是一種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模式,主要食材包含多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和水果,穀類、豆科類。植物性飲食同時也可以適度食用少量動物性食品,如肉類、乳製品和蛋類,確保營養攝取全面。

 

相比傳統的食物來源,植物性飲食通常熱量較低,脂肪含量較少,尤其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而且植物性飲食通常含有較高的纖維,它是健康腸道微生物群所需的益生元,有利於維持微生物群的多樣性。加上這些色彩繽紛的蔬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和微量元素,有助維持身體機能、發育和提升免疫力。

 

 


植物性飲食營養組成


 

全穀物:包括小麥、燕麥、大麥、黑麥、糙米等,是優質碳水化合物的來源,提供必需的能量、纖維、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

 

豆類:如豆腐、豆漿、扁豆、黑豆、鷹嘴豆等,富含植物蛋白、纖維、鐵、鈣和鋅,是植物性飲食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堅果和種子:包括核桃、杏仁、芝麻、亞麻籽等,提供健康脂肪、蛋白質、維生素E和礦物質。

 

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和纖維的主要來源,每天應攝入多種顏色的蔬果以確保獲得豐富的營養素。

 

 


不同顏色的蔬果所含有的營養素


 

紅色|茄紅素、檞皮素、花青素

代表性蔬菜:紅鳳菜、紅椒、番茄、紅蘿蔔。

代表性水果:西瓜、士多啤梨、紅石榴、蔓越莓、車厘茄。

 

橙黃|B-胡蘿蔔素、玉米黃素、類黃酮素

代表性蔬菜:紅蘿蔔、金針花、金針菇、黃椒。

代表性水果:木瓜、檸檬、芒果、鳳梨、橙。

 

綠色|葉綠素、兒茶素、葉黃素、吲哚、類胡蘿蔔素

代表性蔬菜:所有綠色葉菜、青椒、蘆筍、西蘭花。

代表性水果:奇異果、青提子、番石榴、棗子。

 

白色|硫化物、蒜素、多酚、植物性雌激素

代表性蔬菜:苦瓜、大白菜、冬瓜、白蘿蔔、洋蔥、竹筍。

代表性水果:香蕉、桃子、梨。

 

紫黑|富含大量花青素及類黃酮素

代表性蔬菜:海藻類、黑木耳、香菇、茄子。

代表性水果:黑棗、提子、桑椹、藍莓。

 


3_TC


避免進食超加工食品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訂定的NOVA食物分類系統,將食物在生產過程中的加工程度及目的,把食品分為四類:

 

第一類|未加工或最低度加工食品

「原型食物」,未加工或最低加工食品-這些食品處於天然狀態或經過最低限度加工,例如製乾、冷藏和真空包裝等方式處理食材,但不會增加食品的成分,例如:新鮮蔬果、豆類、魚類、海鮮類、蛋類、肉類、穀類、堅果類等,或者是單純曬乾的蔬菜乾、水果乾等。

 

第二類|加工烹飪配料

在家中或餐廳的廚房烹煮時使用的配料,在壓榨、精煉和碾磨等過程中產生。示例包括植物油、糖及鹽。

 

第三類|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Processed Foods)是結合前面兩項的食材,自製的食品或是加工品,例如自製麵包、自己醃製的泡菜、手工肉排,或者是加工的鮪魚罐頭、玉米罐頭、鳳梨罐頭、調味堅果、乳酪、發酵酒類飲料(啤酒、紅酒等)。

 

第四類|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添加較多非天然的成分,像是甜味劑、色素、穩定劑、增稠劑、乳化劑、防腐劑、高果糖玉米糖漿、亞硝酸鈉等,這類食品通常為高熱量、高糖、高鹽、高油、保存期限較長的超加工食品。例如:含糖飲料、碳酸飲料、包裝餅乾零食糖果、冰淇淋、糕點、甜食、加工肉品(火腿、香腸、熱狗等)、泡麵、冷凍食品(火鍋料、肉丸、魚排、肉排、素肉等)、微波即食食品。

 

 

2024年2月在《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了名為「進食超加工食物對健康的壞影響:流行病學薈萃分析的全面總體評估」,指出進食超加工食物與32種不良健康結果的風險增加有關。達致充分證據的包括:攝取大量超加工食物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約五成,焦慮等常見精神障礙的風險增加約五成,糖尿病二型的風險增加約一成。高度關聯的包括超加工食物攝取量越高,總體死亡風險增加約二成,與心臟病、肥胖、糖尿病二型和睡眠問題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四至六成餘,抑鬱症風險增加約二成。

 

Ultra-processed food exposure and adverse health outcomes: umbrella review of epidemiological meta-analyses BMJ 2024;384:e077310

 


加工食品的令體內發炎指數更高,削弱身體免疫力


 

2019年7月一項發表於《聖保羅醫學期刊(Sao Paulo Medical Journal)》的巴西研究指出,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可能導致體內慢性發炎。研究對象為8,468名35至74歲的中年族群,調查其攝取的超加工食品與體內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為發炎指標)濃度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僅在女性受試者中發現超加工食品與發炎指數之間的關聯:攝取最多超加工食品的女性,其血液中的CRP濃度比攝取最少的女性平均高出14%,且此現象與總熱量攝取無關。研究小組推測,這可能是因為超加工食品會增加體脂肪,而體脂肪會釋放細胞因子,進而導致血液中C反應蛋白濃度上升。

 

Lopes AEDSC, Araújo LF, Levy RB, Barreto SM, Giatti L. Association between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s and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cross-sectional results from the ELSA-Brasil study. Sao Paulo Med J. 2019 Jul 15;137(2):169-176. doi: 10.1590/1516-3180.2018.0363070219. PMID: 31314878; PMCID: PMC9721234.

 


為什麼慢性發炎會削弱身體免疫力?


 

慢性發炎是一種持續性的輕度發炎反應,通常由不良飲食習慣、壓力、肥胖或環境毒素等因素引發。當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時,免疫系統會持續活化,導致免疫細胞過度消耗,進而削弱其對抗病原體的能力。此外,慢性發炎會干擾免疫系統的正常調節,使其無法有效分辨外來病原體與自身組織,可能引發自體免疫疾病。

 

超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劑、高糖分及反式脂肪等成分,會加劇體內發炎反應,進一步降低免疫系統的功能。這些成分會促進促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並干擾腸道菌群的平衡,從而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因此,減少超加工食品的攝取,選擇天然、未加工的食物,有助於降低慢性發炎風險,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

 

 


4_TC


諮詢我們的養生顧問,了解如何更全面地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


 

想知道如何輕鬆融入這些健康的飲食習慣?我們的養生顧問團隊隨時為你提供協助,快來預約一對一諮詢吧!

 

中僑深信大自然的恩惠能全方位滋養你的身心。立即探索中僑全方位中醫養生體驗,我們匯聚全球的地道中藥和便利的頤養系列滋補品,包括滴雞精、即食燕窩、冬蟲夏草、漢方茶等,全面提升你的免疫力。

 

無論是日常保健、備孕調理、產後調理或秋冬調理,中僑參茸都能為您提供個性化的食療養生方案。我們融合傳統中醫智慧與西方生活醫學,提供全面的養生建議,讓您做好準備,以萬全狀態迎接人生新一頁。

 



 

此網站需要您啟用瀏覽器的Cookies以提供網站的服務,
請到您的瀏覽器設定啟用Cookies並重試訪問此網站。

This website requires browser cookies enabled in order to provide website services.
Please go to your browser settings to enable cookies and try to visit this website again.

您正在使用的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並不支援此網站,
請使用其他瀏覽器例如Chrome、Firefox、360及Edge等。

The browser you are using (Internet Explorer) does not support this website.
Please use other browsers such as Chrome, Firefox, 360 and Edge.